[原载:《中国电子报》][原文链接]
近几年来,物联网技术呈指数级别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从2012年~2025年,年增长率超过17%%。这个数据不仅意味着机遇,风险与挑战也相伴而生。数据安全正在成为网络发展中的最大隐患。资料显示,全球数据总量持续增长,预计2020年达到40ZB;数据安全威胁持续上升,带动数据安全产品需求,保障数据安全成为各个行业所关心的话题。在日前召开的ICCAD2017年会上,志翔科技CEO蒋天仪博士,分享了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保障IC设计企业知识产权等核心数据,建立可靠安全体系的心得与经验。
“志翔科技以帮助集成电路企业保护数据代码安全、保证IP安全为主要目标。既防外部侵入,也防内部泄漏,比如防止类似斯诺登事情的发生等。”蒋天仪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之所以选择投入这一领域,是因为我们觉得数据的安全对企业而言越来越重要,很多数据泄漏出去会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而国内企业近年来对这方面的防范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市场前景看好。这是志翔科技投入这个市场的初衷。”
或许与之前就从事芯片设计行业有关,蒋天仪首先选择的市场切入点放在了IC设计企业的数据安全防护之上。“在当前日益激烈的行业创新格局与严峻的行业发展压力下,对IC设计企业而言,IP知识产权、研发等数据就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优势。”蒋天仪表示。
而且IC设计企业的数据防护有着自身独特的需求。以往,IC设计企业主要采取物理防护为主的安全方案,通过叠加安全产品和安全功能来试图满足安全需求,却往往带来协同性弱、各种机制不兼容等问题。不仅难有效保护关键数据,还严重影响研发、办公体验和效率。同时,以人工为主的审计手段,让安全事件发生后难追溯,敏感项目达不到安全合规要求。这些安全问题已成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创新发展的障碍。因此,集成电路行业需要有更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和产品,来应对产业新生态所带来的安全挑战。
“集成电路行业有自身独特的地方,跟传统的数据保护不同,集成电路设计的各个环节都需有不同的安全需求。针对这些需求,志翔科技都做了针对性的设计。这也是我们的业务为什么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得这么快的主要原因。”蒋天仪说。
据了解,志翔科技推出的基于“无边界”理念的集成电路行业安全解决方案,面向研发、办公、外包等多种场景,将部署于企业服务器与终端之间的至安盾™产品作为业务和研发操作的统一入口,集中管控企业关键数据资产。目前,该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展讯、全志、君正等国内顶尖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不过,蒋天仪也承认,就整个数据安全市场来说,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需求规模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根据IBM与Ponemon Institute的数据泄露研究报告,企业的平均数据泄露总成本从379万美元增至400万美元。这导致企业在相关领域投入的资金也逐渐增多。我国对信息安全建设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预计以数据安全为核心的信息安全应用市场会成为行业的增长点,其成长速度将高于整体行业。当前我国的数据安全市场规模在20亿元左右,中商产业研究院估计未来几年,我国数据安全市场规模年增速在30%%以上,预计2020年数据安全市场规模将超过70亿元。
“除集成电路行业,公司也同时在积极向金融、电力、政府等行业市场拓展。”蒋天仪说,“并且今年在这几大市场我们也有了不错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