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两会回顾 | 工业大数据助力电力企业“双碳”目标推
2022.04.02
“双碳”一直是近两年的热点话题。2020年国家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紧接着2021年“双碳”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高度关注“双碳”话题,纷纷给出“降碳”建议。另外,《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具体“降碳”方案: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

回顾:两会上的“双碳”建言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双碳”政策推动下,为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全国代表委员们纷纷从不同行业角度为降碳“支招”,建言涉及能源领域的各个行业:


全国政协委员曹志安提议从发展抽水蓄能入手,大力推进“双碳”目标。他提出,推动抽水蓄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迫切要求,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是促进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有力抓手。

海洋能源也能为“降碳”做贡献。来自山东的全国人大代表谭旭光认为,山东是海洋大省,海洋经济是未来山东实现“双碳”目标和高质量转型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并希望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山东以青岛为核心组建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并在重大科研任务、重大科技基础建设方面给予支持。

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快速发展,光伏装机量持续增长同时,基础设施引起安全事故开始多发。因此,全国人大代表姜希猛提出,要规范分布式光伏安全标准制定,同时建议通过5G物联网技术,搭建分布式光伏大数据平台,实现可视化管理大数据监测中心等。


电力行业的代表也展示了各自的“双碳”行动和目标。国家电网提出,要在清洁能源低碳转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推进。南方电网则重点关注“数字电网”,提议推动完善能源行业大数据治理体系,以能源大数据中心为抓手,重点培育能源电力大数据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等示范项目,加快实现数据确权、数据定价、数据保护,推动能源大数据与社会数据共享。

“双碳”目标推进  碳计量先行


各行各业都在围绕“双碳”制定着目标计划。要真正推动双碳的有效落地,首先要实现对碳排放的准确统计和核算。我国目前碳排统计监测核算报告体系还不健全,和欧盟、美国等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这对我国在碳排放数据国际互认和碳市场标准制定等方面的话语权上都有很大影响。

随着我国产业的快速升级,碳排放参数的不断更新,对能源消耗数据、工艺过程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提出更高要求。可以说,能源等重点行业的碳计量技术和标准规范水平决定了国家“双碳”的整体科学决策和国际谈判能力。

大数据助力电力从精细化计量到科学“降碳”


作为能源行业的主力军和支撑全社会低碳转型的关键领域,电力行业已经把计量的规范化和精细化作为行业升级,迈向构建新能源为主、更加低碳化和智能化的新型电力系统的第一步。

国家电网2009年在部分地区启用第一批智能电表。截至目前,在国网、南网等电力企业推动下,我国已基本完成智能电表的更换,覆盖率领先世界。智能电表取代人工抄表和用户营业厅查电缴费,解决了电力计量的自动化。接下来,为确保用电计量的准确性和用电安全,国家质量监管部门制定了民用智能电表8年到期更换制度。目前全国共有超过6亿只在运智能电表,从2017年起每年电力企业需要更换的电表达8000多万只,换表成本巨大。
志翔科技坚持在能源电力行业创新研究,在第一批智能电表更换周期中,从2017年起服务于电力企业,通过大数据技术及数字孪生技术对智能电表的档案数据、运行数据等海量数据的采集、建模、分析进行计量失准发现和运行状态评估,有效解决电力企业“一刀切”的到期换表难题,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确定智能电表拆回检定时间,探索运行智能电表“在线监测、状态评价、失准更换”模式,逐步推行以“状态评价及更换”替代“到期轮换”。自2018年试点至今,智能电表状态评价与更换产品已在全国近30个省级电力公司广泛应用,并支撑多地出台“智能电表状态评价与更换”的规范和标准,填补了国际电力计量大数据分析领域的技术空白。
随着电力行业的产业升级,智能化技术与创新应用向企业生产、用户生活等各方面渗透,电力设备的运行数据越来越丰富。志翔科技也在和电力企业一起进行新探索——将电力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更广泛的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计量监测分析、能耗分析、安全用电监控和智能家居等电力智能化转型和电力能耗精细化管控等方面,借助精准、完整的数据来支撑行业标准的制定,有效推进行业节能降碳和未来“双碳”目标制定和实施。
同时,以电力行业为起点,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演进和成熟,志翔科技未来也将向电力之外的能源行业,和交通、建筑等生产生活相关的各个行业复制拓展,为我国“双碳”目标实施提供长期指引。